机械工程学院-王艳导师介绍

更新于 2023-01-12 导师主页
王艳 教授 硕,博士生导师
机械工程学院
机械工程
精密与超精密加工技术,特种和复合加工技术,机器人,半导体芯片制造技术,智能化制造
yanwang909909@163.com

博士招生专业

1
机械工程
2020
1
学术型博士
精密加工技术
2
机械工程
2021
1
学术型博士
机械工程
3
机械工程
2022
1
学术型博士
机械工程

硕士招生专业

1
机械工程
2019
6
学术型硕士
智能精密加工技术,智能特种加工技术
2
机械工程
2020
7
学术型硕士
特种加工
3
机械工程
2021
6
学术型硕士
机械工程
4
机械工程
2022
4
学术型硕士
机械工程
5
机械工程
2022
4
专业学位硕士
机械工程
意向信息采集
最终请查看上海理工大学研究生招生网(http://yz.usst.edu.cn)博士招生简章及报名入口

        王艳,教授,博士后,博士生导师,上海理工大学机械学院机电系主任。1998.12获得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硕士学位,2006.7获得浙江大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博士学位,2013年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电学院机械工程博士后。主持的“天然气管道高精度全闭环数控三辊近成型大型卷板系列机研制与应用”项目获得2017年上海市科技进步奖,排名第一 。2017年度获得上海市科教系统“比翼双飞”模范佳侣称号。2013年度获得江苏省“创新创业”人才称号。带领机电系获得2022年上海党建工作样板支部,领衔申报的上海理工大学高端机电数控装备创新团队获得2018年度“上海市五四奖章集体”。2019年获得上海市“海上最美家庭”。2017年被评为“梧桐树杯”第十六届同学心目中的好老师。2018年度上海理工大学“三八红旗手"。主持上海市一流本科课程《机械制造技术B》,获得2022年首届上海市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展示活动二等奖,指导的“精密加工及装备自动化”研究生团队获得2021年优秀导学团队。2022年机械学院十大教学名师。

        长期从事精密加工技术与自动化装备的研发,主持和主要完成国家和省部级重点项目五十多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激光熔覆成形金属零件中微裂纹的控制技术研究”,上海市自然基金面上项目“大厚度形状记忆合金植入骨科医疗器械的特种能场辅助线切割加工机理研究”,上海**融合发展专项“抗病毒**的研发”;上海人工智能发展专项“高铁钢轨检测与焊缝加工一体化智能机器人”,上海市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基于图像识别的数字化精密磨削技术与装备的研究开发”,江苏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天然气管道高精度全闭环数控三辊近成型大型卷板机研制”,上海市联盟计划项目“数控服装裁剪机双轮在线自动磨刀系统设计与研究”,上海市创新重点项目“气中放电辅助机械的金刚石砂轮复合修整技术与装置的研发”,江苏省“青蓝工程”人才资助项目“数控精密曲线磨床在线检测研究”,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基于光纤激光辅助机械金刚石成形砂轮在线修整技术研究”,江苏省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金刚石砂轮在线修整技术研究”等。以第一作者发表包括“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chine Tools & Manufacture” SCI一区和“Journal of Material Process Technology” SCI二区在内的SCI论文六十多篇,单篇SCI论文他引次数达200多次。以第一发明人授权发明专利40余项。软件著作权二项。产业化方面:负责完成上海和鹰机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无锡信达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中科院沈阳超硬磨料研究所、江洲数控机床有限公司、萧山等多家企业合作完成了“数控服装裁剪机双轮在线自动磨刀系统设计与研究”,“金刚石砂轮在线修整装置”,“打结刀系列数控磨削专机”、“多轴联动数控电火花机床的研发”,“桥梁裂缝自动化检测平台和软件系统”等产品,所有这些成果都在企业得到了产业化应用,为企业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主持的“天然气管道高精度全闭环数控三辊近成型大型卷板系列机研制与应用”项目获得2017年上海市科技进步奖,排名第一 。
     国家重点研发项目会评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通讯评审专家,科技部、教育部学位中心、上海市科委、经信委专家库成员,国际顶级杂志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chine Tools & Manufacture,Journal of Materials Processing Technology 等十几种杂志的特约评审专家,《表面技术》(EI)和《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编委,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特种加工分会委员,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光整加工分会常务委员,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磨粒技术分会委员,中国机械工业金属切削刀具技术协会切削先进技术研究分会理事,中国医药卫生文化协会医工融合分会委员,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高级会员。
 


展开更多

科研项目

作为项目负责人和子课题负责人承担了多项国家和省部级项目:其中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激光熔覆成形金属零件中微裂纹的控制技术研究”,上海市自然基金面上项目“大厚度形状记忆合金植入骨科医疗器械的特种能场辅助线切割加工机理研究”,上海市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基于图像识别的数字化精密磨削技术与装备的研究开发”,上海军民融合发展专项“抗病毒**的研发”;上海人工智能发展专项“高铁钢轨检测与焊缝加工一体化智能机器人”;江苏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天然气管道高精度全闭环数控三辊近成型大型卷板机研制”,上海市联盟计划项目“数控服装裁剪机双轮在线自动磨刀系统设计与研究”,上海市创新重点项目“气中放电辅助机械的金刚石砂轮复合修整技术与装置的研发”,江苏省“青蓝工程”人才资助项目“数控精密曲线磨床在线检测研究”,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基于光纤激光辅助机械金刚石成形砂轮在线修整技术研究”,江苏省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金刚石砂轮在线修整技术研究”等。

负责完成上海和鹰机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无锡信达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中科院沈阳超硬磨料研究所、江洲数控机床有限公司多家企业合作完成了“数控服装裁剪机双轮在线自动磨刀系统设计与研究”,“金刚石砂轮在线修整装置”,“打结刀系列数控磨削专机”、“多轴联动数控电火花机床的研发”等,所有这些成果都在企业得到了产业化应用,为企业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研究成果

2017年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奖(排名第一)。作为主要成员获得2002年江苏省科技进步奖一项,2010年机械工业部科技进步奖一项,2005年江苏省教学成果一等奖一项,2019年,2017年和2016年指导的研究生获得校级优秀硕士学位论文七篇。以第一发明人授权发明专利30余项。

以第一作者发表包括“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chine Tools & Manufacture” SCI一区和“Journal of Material Process Technology”在内的SCI论文五十余篇,单篇SCI论文他引次数达200多次,其中 “An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f dry-electrical discharge assisted truing and dressingof metal bonded diamond wheel”和“Study on the Inner Surface Finishing of Tubing by Magnetic Abrasive Finishing”等多篇文章发表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chine Tool and Manufacture”上,“基于气中放电辅助修整金刚石砂轮的实验研究”、“不锈钢物流管道内表面磁力研磨的回转磁场设计”、“ 激光辅助机械修整金刚石砂轮的温度场分析”发表在国内一级学报《机械工程学报》和《中国激光》上。


展开更多

学校介绍

2019年博士研究生招生计划、选拔方式介绍

2019年我校拟招收全日制(含非定向就业、定向就业)博士研究生140余名(含普通招考、硕博连读、申请-考核制),实际招生人数以国家下达的招生计划为准。

选拔方式包括普通招考、硕博连读、申请-考核制。

(一)申请-考核制

1、申请条件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品德良好,遵纪守法,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和科研能力的应届硕士毕业生。

(2)在校期间学习成绩优秀,对科学研究具有浓厚兴趣,并具有突出的科研能力,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专业能力倾向,已经以第一作者公开发表或录用 1  篇校定A类(A类论文以上海理工大学科技处认定为准)及以上与申请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或相应的科研成果。

(3)国家大学英语六级考试合格(或六级考试成绩425分及以上)。

(4)有两位相关专业高级职称专家的书面推荐信。

(5)身心健康,年龄一般不超过35周岁。

(6)对个别不符合上述条件,但具有突出创新能力和特殊学术专长的考生,可适当放宽条件,允许其向申请专业所在学院提出破格申请。

(二)硕博连读

1、申请条件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品德良好,遵纪守法,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和科研能力的本校在读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不含定向就业硕士生)。

(2)完成专业培养方案中规定的硕士阶段所有课程的学习,成绩优良,学位课考试成绩低于75分的课程一般不超过3门。对科学研究有浓厚兴趣,具有严谨的科学研究态度、较强的综合分析能力、创新和独立科学研究能力,并且具有合作精神。

(3)国家大学英语六级考试合格(或六级考试成绩425分及以上)。

(4)有两位相关专业高级职称专家的书面推荐信。

(5)身心健康,年龄一般不超过35周岁。

(6)对不满足上述条件,但在科研创新方面具有突出表现的学生,可适当放宽条件,允许其向申请专业所在学院提出破格申请。

(三)普通招考

1、报考条件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遵纪守法,品行端正。

(2)硕士研究生毕业或已获硕士学位的人员;应届硕士毕业生(最迟须在入学前毕业或取得硕士学位)。

(3)获得学士学位6年以上(含6年,从获得学士学位之日算起到博士生入学之日)并达到与硕士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此类考生还须具备下列条件:

①以第一作者发表2篇以上与本学科领域相关的A类或B类学术论文(A、B类论文分类按上理工相关文件执行);

②获得国家英语六级证书(国家英语六级新考试体制下CET6成绩≥425分)或近三年内以第一作者在外文期刊上发表过1篇以上本学科领域的学术论文;

③已修满所报考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中规定的全部学位课程且成绩合格。

(4)身体和心理健康状况符合规定。

(5)有至少两名所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的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的书面推荐意见。

(6)现役军人报考博士生,按解放军总政治部有关规定办理。

具体详见:2019年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


学校介绍

上海理工大学以工学为主,工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法学、艺术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是一所上海市属重点建设的应用研究型大学。2016年7月,学校成为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与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的国防特色高校。2018年,学校成为上海市“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试点单位。

学校办学文脉源于1906年创办的沪江大学和1907年创办的德文医工学堂。学校包融了沪江大学的美丽校园及其教育国际化的思想、视野、格局,也包融了沪江商科的发展思维;学校传承了德文医工学堂以来的百年工程教育传统,孕育了一大批爱国青年和志士仁人,滋养了一大批学术精英、工程专家和社会翘楚,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十余万优秀专业人才,享有中国“制造业黄埔军校”的美誉。学校传承发展“信义勤爱、思学志远”校训,以校训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具有学识抱负的合格公民。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4000余人,其中本科生17000余人,研究生7500余人;设有15个学院、2个教学部,有56个本科专业,8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个博士后科研工作流动站,2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1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在学科建设方面,工程学科稳居ESI全球前1%行列;拥有1个上海市Ш类高峰学科,4个上海市I类高原学科,1个学科参与上海市IV类高峰学科建设。

在国家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上海市建设地方高水平大学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上海理工大学正以未来光学、智能制造、医疗器械与康复工程3大国际实验室和系统管理1个特色平台为载体,建设光学工程、系统科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机械工程、生物医学工程5大一流学科。学校将抢抓机遇,改革创新,加快高水平大学建设,促进内涵发展,力争把学校建设成为特色显著的一流理工科大学。


展开更多

奖助政策

博士研究生奖助主要由基础性奖助金和激励性奖助金两大部分构成,其中基础性奖助金6.36-6.6万元/年和激励性奖助金6.6万元/年。


展开更多
点赞
意向报名 前往导师主页